1930年,王城内摆卖马蹄和其他各种小吃的小摊贩。一架待客的黄包车也停在旁边。
20世纪30年代,王城内的担子米粉。米粉是桂林人最依恋的一种风味小吃。
20世纪30年代,桂林的小吃摊,骑楼廊柱未经水泥坯面,店面设施简陋,似乎不像市区内的店面,至今,在郊区的一些乡镇认可见到这类建筑形式的小吃店。
20世纪30年代在木龙洞洞口摆摊卖小吃的桂林人。小吃有印子粑、艾叶粑,空碗可能是盛甜酒或者凉粉的。
20世纪30年代,桂林街巷卖霉豆腐渣的老妪。
20世纪30年代在王城内卖玻璃瓶的小摊贩。桂林玻璃制品行业始于1936年的“权记”玻璃厂,主要上产灯器。到1934年,发展到六家,产品有烧杯、冷凝器、气体发生器、一般玻璃器皿、酒瓶等。画面上摊贩摆售的玻璃制品,从造型上看为舶来品,在当时属稀罕物。
20世纪30年代,桂林街头的“洋杂摊”,小贩贩卖的是从梧州运来的进口纺织品。商品有纸盒包装是“洋杂”的标志。
20世纪三十年代在王城内的药摊。桌上摆满了各式装药的玻璃瓶。开设私人诊所、在药店坐堂行医、游方郎中登门串户治病、草医当街摆摊,都是当时行医者的悬壶方式。
1942年,桂林街头补锅的少年,有着一双跟他的年龄不相称的眼神,显得忧惧又沉重。
1942年桂林街巷补锅的小摊,拉风箱的少年穿着棉衣和单裤,光着脚。
20世纪40年代的冬天,穿着草鞋在街上卖炭的郊区农民。木炭与劈柴是旧时桂林市民的主要燃料。这是桂林沦陷前的市区街道,干净整洁,绿化树已蔚然成行,路上行人衣着整洁,远处有西式院墙。
20世纪40年代,挑着箩筐卖姜的青年农民。从年轻人身上穿的棉袄看,时令已到冬季,可他脚上仍是光脚穿草鞋。身左箩筐上盖着的尖顶竹编斗笠,桂林方言称“箬壳帽”,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细竹蔑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20世纪40年代,卖腊乳猪、板鸭和风肠等食品的干货店。
20世纪40年代桂林街市的水果摊,摆卖沙田柚、马蹄、柑橙等时令水果。
1947年的桂林街头,厨子在做餐前准备。桂林旧时习俗,家有红白喜事、寿诞生辰,都自备原材料,请厨师到家中掌勺,举办家宴。街面上有提供桌椅碗筷出租的专门店铺。
20世纪40年代,定桂门外,漓江边陶瓷、日杂用品市场,天际线可见穿山山影。
1942年,桂林街上卖香烟和报纸的店铺。
20世纪30年代,桂林街头的烟铺,店员现场卷纸香烟。
20世纪40年代桂林街头,篆刻印章的工匠。老虎夹也叫印床,初学篆刻者,用印床稳住印章坯,便于动刀。待手艺熟练后,便可撇开印床,徒手执石,印石灵活转动,配合受刀。印石有木制、金属制多种。
20世纪30年代桂林的木雕工匠正在工作,他正采用传统木雕工艺的圆雕手法,雕刻西方基督教的圣母玛利亚抱圣婴的形象。
20世纪40年代的桂林街头,印章店的老师傅。
20世纪40年代桂林街头,印章店的小学徒,正在印床上用大章材练习。
20世纪30年代,桂林某商行的守卫。清末到三十年代初,广西会党、流匪成患,加上各路地方军阀滋扰省城,政府疲于应付,准许商界自建商团或类似武装组织自卫。
1950在桂林街头销售手工牙刷的本地人。
1947年桂林街头,冬日阳光下,剃头匠在为一老者刮脸、掏耳朵。
20世纪40年代,桂林市民在水井边打水;在自来水诞生以前,桂林居民饮用水主要取自井水,由此也衍生出服务行业的“挑水工”,大多由身强力壮的汉子担任,薪酬有包月,也有的散担,专为老弱妇孺等缺少壮劳力的家庭服务。
桂林某渡头,中国步兵的运输船
丽泽门外市场
1944年,桂林百岁坊(今榕荫路)与崇德街(今解放西路)交叉口的街头卖艺人,背景隐约可见一段城墙残垣,画面左侧为今艺术馆剧场。
20世纪30年代,王城内的曲艺表演。从表演者的组合形式看,很像北方的相声。
1944年桂林街头卖甘蔗的小摊
广西文场大师王仁和摄于1950年代
1947年,桂剧名演员小飞燕、冲霄凤、何明明以及学生黄艺君在柳州郊外旅游合影。小飞燕被誉为桂剧“四大名旦”之一,后因争取恋爱自由服毒自杀,时年32岁。
典型的文场“坐唱”表演,摄于1950年代。中间奏扬琴者为王仁和,左边拿云板者为文场表演艺术家刘玉英。
20世纪50年代,桂林文场艺术坐唱表演。
1942年,桂林民航航班机长。
1942年一架民航客机抵达桂林。1942年,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随这趟航班抵达桂林采访,留下80帧照片,记录下“抗战文化城”的风貌。
1942年,中外记者和盟国军官乘坐飞机抵达桂林,等待乘飞机的人群已经在排队登机。
1942年,中外记者和盟国军官等在桂林火车站候车。此时,桂林的过车可以北通衡阳、长沙,南可抵柳州转贵阳等地。
1944年桂林沦陷前,人们纷纷涌向火车站,欲逃离危城。
20世纪30年代,桂林天主堂门口,传教士和桂林民众正在查看一辆吉普车。
民国,广西柳州至桂林途中的长途汽车。
作者:桂林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