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清代广西巡抚陈元龙在《游龙隐洞》一诗中,极其简练地把桂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概括了出来。桂林名扬天下的原因,不仅在于秀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摩崖石刻,是体现桂林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如今,桂林市用“寻找桂林文化力量,挖掘桂林文化价值”的铿锵之声,打造全方位立体文化体系。
提起革命烈士诗篇,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当年战火连天的桂林亦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诗句。“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这句气壮山河的诗句是1939年抗日战士张壮飞在桂林所作,后来被当地人刻石留存。
张壮飞题“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石刻
张壮飞所题的“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原型石刻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曾公岩口,高0.5米、宽0.6米,石刻主要内容为“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另题有“西历一九三九年抗日负伤留桂纪念”,留款“张壮飞题”、篆“张壮飞印”。
位于曾公岩岩壁上“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的宣传标语
据了解,张壮飞是一名在前线负伤后回到桂林养伤的抗日战士,写下上述诗句后被当地人刻石留存。与张壮飞抗战石刻一同留存至今的还有教育家陶行知在日本侵略军对桂林疯狂空袭的情况下,根据桂林特殊地形地貌,提出开展“岩洞教育”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新安旅行团”写在曾公岩岩壁上的“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等宣传标语。
战火中燃烧的桂林
“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张壮飞的这句题诗可谓是桂林抗战精神的浓缩,亦是桂林抗战文化的一个代表。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到1944年9月日本侵略军逼近桂林,在桂林大疏散的近六年时间里,大批文化界人士云集,形成了当时全国范围内重要的文化中心,起到了核心主力的作用,对全国抗战文化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段时期,桂林被称为“抗战文化城”,与重庆、昆明形成三大据点呈鼎足之势支撑着抗战大后方。
1944年4月23日,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一次著名的游览活动
桂林抗战文化城实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文化运动战斗堡垒,周恩来于1938年12月至1939年5月期间三次来到桂林,通过多次演讲和报告点燃了人民坚持抗战胜利的希望,同时做了大量的组织、宣传发动、统战、文化等工作,开展了对桂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会见进步文化团体和民主人士,还在文化队伍里建立党的组织,并在桂林恢复《救亡日报》以及指导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开展工作。
救亡日报旧址
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等人的积极努力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统筹中国南方抗日的一个枢纽,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与桂系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民主人士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一度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一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著名文人、学者因此纷纷移居桂林。随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迁移桂林,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丁燮林、化学家丁绪贤、天文学家陈遵妫、数学家张镇谦、科普作家高士其等大批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教授也云集桂林;梁漱溟、陶行知、曾作忠、林励儒、朱智贤、陈鹤琴,千家驹等人到桂林后开创了桂林教育的新局面。
《救亡日报》报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提供)
当时,陶行知根据桂林的特殊地形地貌提出“岩洞教育”,每个山洞由各团体、学校、文化机关和热心救亡工作的人员负责。这些都为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战文化救亡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桂林开展的抗战文化活动一时盛况空前,声振中外。在抗日战争极端艰苦的岁月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人士在桂林铸就了文化事业的辉煌,桂林也由此担当了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的重要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1943年的桂林人口从原先的7万多人已增至30万,加上流动人口实际为50余万。
新旅西南工作队在桂林(资料图片)
短短六年间,桂林抗战文化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蓬勃开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当时在桂林的广大文化工作者与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以及桂林军民一道,在血与火中铸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桂林抗战文化城不仅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这句铿锵有力、铁骨铮铮的诗句被镌刻在曾公岩口,见证了桂林不可磨灭的抗战历史,更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块饱含铁骨丹心的桂林石刻定将光照千秋,成为桂林文化城的文化人永远不灭的文化“灯光”。